(此文章選自著名 財經文獻作家Richard Russell的文章。全文為翻譯。)
在投資的世界,富裕的投資者相對於小散戶們、股票愛好者或投機新手,似乎有一個常見的優勢:這些「投資界的貴族」們不依靠市場走勢賺錢。這點不僅影響他們在市場裡的心态,還影響其在最終交易時的決策。
富裕的投資者不需要依靠市場賺錢,因為他們早已擁有他們所需要的收入,公司債券、國庫債券、貨幣基金、不動產和股票都是他們收入的來源。換句話來說,富裕的投資者不會把短期利潤作為他們在投資市場上的目標,所以他們從不會在“賺錢”上感到壓力。他們主要關注“潜在经济價值”:當公司債券價格低但到期收益率高時,他們買進;當股票價格處於地位但平均利润率高時,他們買進,而且他們喜歡尋找並投資於一些被低估了的债券和股票。當然,有潛力的房地產也是他們的投資對象。即使是非主流的藝術品或珠寶,只要他們看到其潜在经济價值他们就會投資。這也說明了這些富裕的投資者注重價值投資。當他們還未發現好的價值,他們會選擇等待。當然這也因為他們等得起,因為他們每天都有錢進帳,也就是說,他們並不需要在這個市場賺錢。他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並且願意為其等待,等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他們深信「耐心」是成功的關鍵。
那麼相比之下,「投資界的平民」又是如何呢?
小散戶們在投資市場中總是倍感壓力,因為賺錢是他們的主要目標,所以他們的心情總隨著市場走勢忽上忽下。而且他們總是在投機的路上,不是去買收益率3%的股票,就是在賭場裡小賭小贏,或是每週花十塊錢買彩票,又或者在菜市場聽到了小道消息就去“投資”那些不切實際的房地產項目。不幸的是,總希望與市場同步反而使他们成為那位锲而不舍卻永不能翻身的輸家。
因爲這些投機者不理解“價值”,所以他們總是花了大价钱又买不到好东西。他們喜歡賭博,但他們投進去的錢總得不到回報。這是因為他們不真正了解金錢,不懂得如何利用複利來增加財富,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美國家庭平均負債如此之高。到最後,「平民」們不僅在市場和賭博中輸掉了本金,還在各種不合理的‘投資項目’裡浪費了他們大可善用的資本。簡而言之,他們就像一輩子都在往下的電梯拼了命地往上爬,企圖到達高峰。
其實,要像那些富裕的投資者一樣成功,並不如想像中這麼難。大多數人的財富一開始都是攢來的,只要控制好自己生活的收入支出比例,並把剩餘的、暫時不用的收入投進風險較低的收息工具,一段時間後就可以像那些「貴族」們一樣,每月、每週甚至每天都有錢進帳。再一段時間後,他們的思維也會變成像那些富裕的投資者,注重價值,到最後他們也將擺脫投機者心態,成為投資世界裡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