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因為那些準備在市場作出調整時再行動或是試圖去猜度市場何時會作出調整的行為所遭受的損失比該市場調整本身所導致的損失要多得多。” -傳奇投資者及基金經理,Peter Lynch
下圖為1989年至2009年這20年間美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比較。
筆者相信很多朋友看到此圖會与筆者第一次的反應一樣:難以置信!如果你因為買進賣出投資而錯過了市場回報最好的60日,那麽即使你投資了20年,回報亦可能只是會近乎於零!
在波動的市場狀況中,投資者很容易因為過度驚恐而拋棄了自己既有的長期投資計劃,賣出所有投資,退出市場。筆者對此覺得無可厚非。問題是大多數這些投資者並非永遠退出市場,他們只是在等待“時機”,期望市場作出改善調整后能夠第一個重新進入市場,獲取暴利。筆者不排除有人能夠成功預測市場的走勢,把握先機。但筆者很懷疑有人能夠持續地準確預測,即使有,恐怕亦是鳳毛麟角。大家亦可以用上圖的例子評估一下,自己在20年間大約7300日中預測其中最好的60日的成功率有多高?
因此,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重要的不是去每天關注新聞,把握市場動態,試圖”Timing the market”。最重要的是盡可能延長自己的“Time in the market”。那麽如何能夠做到這樣呢?
僱用一個理財顧問是不錯的選擇。大家可能會感到奇怪,理財顧問作出投資建議也是在預測市場,如果上述說法成立,那麽他們的作用何在?這是很多人對理財顧問的誤解所致。理財顧問的價值不只在於作出投資建議,他們更重要的作用是為客戶製定一套長期投資計劃,並確保客戶實行計劃,幫助客戶達到目標。譬如在市場波動的時候,理財顧問的價值不在於提供“貼士”,買進賣出,而在於確保客戶不受外來環境及自己極端情緒的影響,偏離既定計劃,作出錯誤決定。當然,除了在言語上進行溝通,管理客戶情緒之外,實際的理財策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在設計投資組合的時候,因應客戶的定期需要(償還貸款,支付養老金等),預留足夠的流動現金,使客戶在面對突發的市場下調時不需因上述的支出被迫賣出資產,離開市場。
延長投資者在市場中的時間這個概念,与退休金(Superannuation)這個結構的設計理念是一致的。由於投資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動用退休金中的投資,投資者買進賣出的意慾就減退了。而在沒有這些干擾的情況下,投資者的長期投資計劃更容易在這個結構中得到實現。
This information is of a general nature only and has been provided without taking account of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or needs. Because of this, you should consider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is appropriate in light of your particula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